人因美德而美丽,校园因美德而和谐。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,10月28日下午,我校特邀山西师范大学张有智教授在河东大讲堂“道德讲堂”作了“《弟子规》与中华美德之养成”的专题讲座。
在讲座中,张教授首先列举了一个个手段残忍、怵目惊心的案例,这些案例不乏“天之骄子”沦为阶下囚的人生悲剧。张教授认为,家庭教育的失范是大学生失足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如何弥补这一缺失,他认为李毓秀的《弟子规》是最好的教材,是当之无愧的传统文化精髓。随后,张教授为大家简明扼要地解读了《弟子规》“入则孝、出则弟、谨、信、泛爱众、亲仁、余力学文”等七个部分的主要内容。他结合《弟子规》原文和 “黄香温席”、“宋濂借书”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典故,教育学生如何继承传统美德,提升个人品德。他指出,学习《弟子规》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,对它符合时代精神的内容要大力弘扬,对不符合时代精神的则要去伪存真,批判性地吸收继承。讲座在同学们的掌声中结束。
讲座结束后,校园记者对张教授进行了采访,在提及大学生如何践行《弟子规》时,张教授说“传统美德的养成要从娃娃抓起,从学生做起。作为大学生要补好、上好这一课,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,对《弟子规》去伪存真,批判吸收,弘扬其正能量的一面。”